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是一种利用招募内源性蛋白质降解机制,诱导靶蛋白的降解,从而“敲低”细胞内该靶蛋白含量的新兴技术。它突破了传统小分子需要强结合位点的需求,可以有效地降解传统抑制剂“不可成药”的靶点,大大地拓展了肿瘤和其它难治性疾病治愈的前景。细胞膜及膜外相关蛋白,占编码蛋白的近40%,是癌症、衰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症的关键因子,因此,选择性地降低这些蛋白表达,抑制其活性,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之一。自2020年起,许多研究团队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细胞内吞-溶酶体机制的膜蛋白降解策略,在靶向各种“不可成药”蛋白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,然而,内吞受体的配体多是外源物,合成及组装步骤复杂,稳定性也有待提高。
图1 iLYTAC技术用于膜蛋白靶向降解示意图
针对这些难题,9297威尼斯澳门葛璟燕教授团队选择了细胞内吞受体(CI-M6PR)的特有内源性配体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(IGF2),将其与靶蛋白的结合蛋白进行融合表达,开发了两类新型溶酶体靶向嵌合体iLYTACs。I型iLYTACs由IGF2和靶蛋白的结合蛋白(如亲和体、纳米抗体)直接重组而成,具有模块化、可定制的特征;II型iLYTACs则是由IGF2与抗体恒定区Fc的结合域Z-domain融合表达,可用于结合靶蛋白的IgG抗体(如已有的抗体药物),具有普适性、可高通量筛选抗体药物等特性。两类iLYTACs都成功实现了疾病相关膜蛋白EGFR、CD20、PD-L1等的降解,也可快速降解胞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α-突触核蛋白。更重要的是,动物实验表明,iLYTACs能够提升西妥昔单抗(Cetuximab, Cet)的药效,加强靶向耐药型肿瘤的治疗效果,为蛋白质降解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。
图2 靶向EGFR的两类iLYTACs在肿瘤模型上的应用
综上,该项研究开发了便捷、通用的IGF2融合蛋白型的溶酶体靶向蛋白降解技术iLYTACs,为膜蛋白及膜外蛋白的药物开发、抗体药物的改善、耐药性的应对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,同时也将打开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TPD在生物药物开发上的新格局。相关成果以“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 2 (IGF2)-Fused 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s for Degradation of Extracellular and Membrane Proteins”为题于2023年10月30日发表于Top期刊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。浙江工业大学2020级博士生张蓓为第一作者,新加坡国立大学(NUS)Rajeev Brahma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,浙江工业大学葛璟燕教授、NUS姚少钦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都书博教授为通讯作者,该工作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2177104,21877100)等的支持。
论文信息:Zhang Bei, Brahma Rajeev Kungur, Zhu Liquan, Feng Jiayi, Hu Shiqi, Qian Linghui, Du Shubo, Yao Shao Q., Ge Jingyan. 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 2 (IGF2)-Fused Lysosomal Targeting Chimeras for Degradation of Extracellular and Membrane Proteins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, 2023, 145(44), 24272-24283.
论文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full/10.1021/jacs.3c08886